|
清朝乾隆年间。山东济南府章丘县,一户孟姓人家的妇人,在临盆分娩时,梦见有九只金鸡,从天而降,落进了自家庭院里。随后,一声啼哭,妇人诞下一个男婴。母亲让人测算了儿子的生辰八字,说这个孩子长大后有“九金”之命。于是便给孩子取名为“孟九金”。清代章丘农村孟九金自幼生的眉清目秀,长相俊美。成年后,娶妻生子,并学得一手泥瓦匠手艺,走街串户,为乡民垒墙抹灰,修补院舍,维持全家人的生计。话说这一年,山东大旱。庄稼颗粒无收,百姓食不果腹。流民载道,饿殍遍野。孟九金的父母也在这一场灾荒中先后染病去世。当时,章丘县外出逃荒的灾民,不计其数。流民载道孟九金一家在秋后就已断炊,最后连草根树皮也吃不到了。捱到了冬天,孟九金也产生了去外地逃荒的念头。选了个阳光吉祥的日子。孟九金收拾好随身所用物品,封门闭院,携家带口,推着双边燕子独轮车,加入了逃荒的人群队伍,浩浩荡荡,一路向北而来。此时正值寒冬时节,又是灾荒之年,沿途一片萧条和凄冷。萧条的街道孟九金一家跋山涉水,风餐露宿。渡黄河,过村寨。这一日,来到了直隶南皮县的董村镇。古镇庙会董村镇地处官驿要道,四面通衢。大街上店铺林立,车水马龙。人来人往,熙熙攘攘,一番热闹的景象。原来这里正在赶冬月庙会。孟九金携全家人簇拥在董村的庙会上,走街串巷,沿门乞讨。孟九金见此地民风淳朴,街市兴盛,人不欺生。就想先在此临时落脚再做打算。颓废的破庙夜幕降临,北风呼啸,何处安身呢?孟九金一家来到了一座颓废的破庙前,见里面早已挤满了逃荒的人群。地上躺着横七竖八的灾民,佛堂里烛影摇曳,烟雾弥漫。神像剥落破败,蛛网缠绕,布满了灰尘。灾民的嗟叹声呻吟声不绝于耳。孟九金一家拥挤在这喧嚷嘈杂的破庙里将就了一夜。逃荒的人群第二天,孟九金在董村北街外的荒地里,找到了一处闲置的场院屋。三间小房,四面透风,屋顶露天。孟九金找人与屋主人说合,让他们一家临时居住于此。孟九金用高粱熟秸铺上房顶,糊上泥巴,盘炕垒灶,小屋稍加修缮,成了孟九金一家挡风御寒的临时住所。孟九金夫妻俩白天出去乞讨,晚上回到场院屋歇息,孟九金一家就在这南皮县的董村镇安顿了下来。场院屋冬去春来,万物复苏。孟九金夫妇不再要饭乞讨,分别找到了修补垒抹和洗涮缝补的零活,挣个辛苦钱,勉强度日。孟九金心灵手巧,泥瓦匠技艺娴熟,又夙怀乐善好施之心。乡邻们有活都是热情帮忙,有求必应。从不计较得失,在镇上颇有口碑,深得乡民赞誉。一日,孟九金从董村镇一街口的卦摊前走过,被一算卦相面的先生拦住。说要给他免费占卜一卦,先生说:别看你衣衫褴褛,一副寒酸,却是慈眉善目,仪表堂堂,暗藏着大富大贵之相。三年后你就能发笔外财,光耀门庭,后世繁荣。孟九金供手作揖,连声道谢:借先生吉言,我一贫穷百姓,岂敢忘想富贵……。孟九金苦笑一声,长吁短叹,拜别先生,离开了集市。古代的卦摊三年后。孟九金见董村镇上的布匹店、成衣铺、绸缎庄、估衣店等生意兴隆,就做起了收集贩卖布头的小本生意。起五更,睡半夜,酷暑严寒,风雨无阻,往来于城郭乡村,以赶集贩货为生。一个寒冷的深夜,孟九金一家蜷缩在场院屋的土炕上,围盖着一床破棉被,冻的瑟瑟发抖。“什么时候咱也能搭上几间茅草屋,吃上一顿饱饭,穿上一件新棉衣,盖上一床新棉被……。”孟九金无不感慨的说。“做梦吧……”媳妇嘴一瞥,不屑一顾。孟九金对媳妇说:“你忘了,三年前在集市上,算命先生说的话了,我能发一笔外财,或许老天爷看咱可怜,会赐给咱一些金银珠宝呢,让咱也能过上好日子!”“就是天上掉个金元宝,也会把你脑袋砸破了……”。媳妇戏谑他。孟九金困乏了,不愿再听媳妇唠叨,喃喃自语:“兴许老天爷会开眼呢……”在鼾声中,孟九金进入了梦乡。五更时分孟九金在睡梦中,影影绰绰地去赶集贩货。当推车走到董村西街外的堤口时,看到车子前面有一簇金黄的影子在晃动,走到近前一看,竟是一群小鸡在路上追逐。孟九金数了数,有九只小鸡,小鸡金光闪烁,在夜色中极为显眼。孟九金一想,不对呀?大冬天的哪来的小鸡在野外乱跑?一般是春天才有孵化的小鸡。孟九金不便多想,放下独轮车就去抓鸡。可不管怎么抓就是抓不着。急得孟九金大声喊叫,挥动着双手乱抓一通。“不安稳的睡觉,乱喊乱抓啥呀?”媳妇推了他一把,孟九金一激灵,从炕上坐了起来,醒了,原来是一场梦。“我梦见在村西堤口,有九只金黄的小鸡在道沟里跑,我怎么抓也抓不上,急得我是大声喊叫,俩手乱抓,这不……被你弄醒了。”孟九金睡眼惺忪,还沉浸在梦境中。媳妇唠叨着说:“你这是做梦娶媳妇,大晚上价哪来的小鸡?黑灯瞎火的又怎么能抓住小鸡呢?”。“梆梆梆……”从街上传来了五更梆子的声响。“五更了,快去赶集贩货吧!一家人还等着你讨生活呢。”媳妇摧促他动身去赶集。独轮车时至五更,万籁俱寂,月色正浓,亮如白昼。偶尔从树上传来猫头鹰的啼叫声,打破了夜晚的寂静。当孟九金推车到了董村西街外的堤口时,想起了梦中的情景。脚步放缓,睁大双眼,特别留意察看车子前方有什么异常的动静没有。忽然从道沟里蹿出来一群小鸡,在他的车子前面忽跑忽停,相互追逐,叽叽喳喳,叫个不停。孟九金放下车子,凑到近前一看,是九只金黄的小鸡。孟九金兴奋不已,用手使尽一掐大腿,哎哟,疼,不是梦,这还真是应了那梦中之景了!孟九金心想,这回一定要抓住这九只小鸡,不能让它们跑了。把这九只小鸡抓回家去养着,鸡孵蛋,蛋孵鸡,几年后,这九只鸡就是摇钱树。想到这儿,孟九金一阵欣喜,但看到飞跑的小鸡时,却也犯了愁。这九只小鸡跑的飞快,就像长了翅膀似的,怎么抓也抓不上,你停它就停,你追,它就跑。孟九金提着口袋,脚步轻轻,弯腰伏地,慢慢靠近小鸡,想来个突然袭击,可小鸡机灵着了,飞也似的又跑到了前面。一阵忙乎,孟九金累得气喘吁吁。北京“谦祥益”商号这可怎么办?孟九金盘算着用什么办法能抓住这九只小鸡呢?忽然,孟九金看到了车子上罩口袋的丝绳网兜。哎,有办法了,用网兜罩住这九只小鸡。孟九金从车上解下网兜,见小鸡还在车子前面,就轻手轻脚从道沟两侧的地里绕到小鸡的前方,将网兜拴在道沟两侧的树上,网兜扯成扇形,贴近地面,压上砖块坯头。整个网兜将道沟围挡,小鸡跑到这里就是撞到了天网上,无处可逃了。孟九金安排妥当,回到车前,见九只小鸡仍在原地游动,便放下心来。孟九金便推车驱赶着小鸡往前面跑,当九只小鸡跑到前方不远处设置的路障时,猝不及防,全部被套在了网兜上,九只小鸡在网兜里挣扎朴楞啼叫,却再也跑不掉了。孟九金见状,喜笑颜开,把九只小鸡装进了粗布口袋,口袋扎上几个小孔,以防将小鸡闷死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总算把小鸡抓住了。孟九金心想:带着九只小鸡去赶集,总是不太方便,还是原路返回,将小鸡放回家中,再去赶集。金鸡孟九金推车回家,感觉车子的重量比平时要沉了许多,平时推一车子布头轻松自如,今天只是捉了九只小鸡,却如此之沉,感觉有点吃力。孟九金满头大汗推车回到家中,把装小鸡的口袋从车上卸下,就往场院屋里拎。口袋沉甸甸的,竟然没有小鸡的啼叫声。孟九金将口袋放至外间屋内,媳妇和孩子们还在熟睡。孟九金轻声叫起媳妇,想给媳妇一个惊喜,自己抓到了梦中的九只小鸡。说也奇怪,小鸡是活物,应该在口袋里活崩乱跳,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,会不会小鸡闷死了?金鸡夫妻二人解开口袋绳,将九只小鸡倒在屋地上,只听到一通叮呤咣啷的金属碰撞声,口袋里哪有什么活的小鸡,分明是九只金灿灿黄澄澄的金鸡,照得满屋子锃光耀眼。天呐,孟九金夫妻俩,惊讶万分,手足无措,目瞪口呆。双腿打颤,心呯呯直跳,两人瘫坐在屋地上,不知如何是好。二人半天才缓过神来,你掐我,我掐你,确认是真的,不是梦,赶紧将门闩插紧,扒着门缝听听外面有什么动静没有。却认无误后,夫妻二人相拥而泣,嗑头祈祷,焚香祭拜。说这是老天爷眷顾,神灵保佑。激动之余,夫妻二人仔细看这九只金鸡,通身金黄,线条饱满,纹理分明。鸡头昂首,双足挺立,好似真鸡一般,栩栩如生。俩人拿出一条红丝绒带,将九只鸡金拴在一起,把九只金鸡藏在了里屋的炕洞内。据说,大凡金银珠宝之物,都有灵性,用红绳将它拴住,它就跑不掉了。夫妻二人安排妥当,长舒了一口气。此时,天色微明,孟九斤叮嘱妻子,不露声色,自己还照样赶集,当做什么事也没发生。到了晩上夫妻二人私下商议,我们一家由山东章丘流落至此,今日偶得九只金鸡,这是上天垂怜,赐给我们的财富,今后我们要多做善事,初一十五上供,吃斋念佛。我们发了财,不能忘本,要报答帮助过我们的人。绸缎庄后来,孟九金在董村镇置了田地,盖了新宅院。不再贩卖布头,在董村镇上开了绸缎庄、布匹商行等店铺,生意红火,成了董村镇上的富户。孟九金在董村捐资助学,修桥补路,做了许多善事,声名远播,誉满乡里,是为当时董村镇上的乡绅名流之一。彩色布头后来,孟九金的子孙又回到了老家山东章丘,把生意做到了济南府和周村。清道光年间,孟氏一族在北京创办“谦祥益”商号,专营绸缎布匹生意。清末,孟氏一支又在天津估衣街开设“谦祥益”分号,有绸缎庄、布匹商行等连锁店铺多家。此时,章丘孟家已是富甲一方的商业巨头,名震京、津、直隶、山东等地。天津估衣街因为“谦祥益”商号的孟家先祖是靠九只金鸡发的家,所以人们一提起“谦祥益”的主人,就习惯的称其为“九鸡孟家”。又因是孟氏两代人梦寐萦怀,而幸得九只金鸡,人们又称其为“九鸡梦”。布匹店听董村的老人们讲,清朝末期,南皮张家(指张之万、张之洞家族)撑劲打腰,有权有势。但论起财富来,南皮张家还比不过“九鸡孟家”呢。可见,章丘“九鸡孟家”在当时是多么的富有。当年,人们只知道章丘“九鸡孟家”的发迹,是得益于九只金鸡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“九鸡孟家”的发迹之源,却是在直隶南皮县的董村镇。今日董村(原创作品,欢迎转发) |
|